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国画艺术名家 赵学伦 钻石 艺栈
  zxl.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0086
最新博文:
线性的魅力      情注山川梦长馨 萧 枫      遗貌取神 大朴不雕 读赵学伦书与画 马啸      积学成墨 浑穆空灵      笔墨积微·恣情挥洒——赵学伦大写意山水画赏析      大美常欲破空来     
我的动态    
线性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9-11-22

                                                                                                    线性的魅力
                                                                                                       
——谈赵学伦绘画的书写美
                                                                                                                            邹 凌
       在如今的中国画坛上,敢于用线,善于用线,并利用线性的变化来反映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的画家并不多见,当代画家赵学伦便是其中的一位。其绘画作品正是通过多变的线条架构,氤氲的水墨交织,留白的空灵意趣,体现了中国画中难能可贵的和文人博雅的书写美。
      我们知道线性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语言,线性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形”的构造,而且体现了“质”的不同;画家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方圆、快慢、顿挫等,清晰明了地表现出不同的事物状态,渗透着画家的客观写实与主观意念。在赵学伦的绘画中,线性被运用得游刃有余,美轮美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线性美的文化支撑
      
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底蕴是历代每一位画家的立足之本,尤其是宋以来,文人画成为绘画的潮流。在文人画中写意画是画家自我意象的“再创造”,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知识识别系统”进行辨识后所形成的直观“印象”,并经过画家自身的主观意念和审美能力加以判断和组合,最终形成“意象”性作品。“意象”的产生是中国画中文化基因的外泄,构成“意象”的内在因素是“写意”和线条的变化,通过线条的不断重组和笔墨的不断渗透,表现出作品的自然本色与线性美,传递着画家的精神世界和神情气韵。也就是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倪瓒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语);以及“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黄宾虹语)。
       学伦的绘画不仅来自于自然,取法于自然,透过对大自然的写生和对传统绘画理念的理解,表达出作品的审美“意象”。同时他又是一位师者和学者。赵学伦生于孔孟之乡,早年毕业于山东金乡师范学校,后留校执教十余年。为人师表需博学多艺,广学各类书籍,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为求书画艺术的真谛,他先后从鲁西南的僻静县城,迁至泰山脚下,尽览泰山脚下的艺术魁宝;然鲁中艺术仍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进而晋京,求学于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使其艺术眼界豁然大开,绘画水平纵然跃上一个台阶。在赵学伦的绘画中不仅透露出了文人气息,而且更多的是绘画线条的灵活运用。他对中国画线条的理解来自于绘画的实践,强调线条的随意性,追求在绘画创作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任意挥洒。
      笔随情走”是其在文化支撑下线性美的一大特色,其作品的笔墨线条源自于情感的流露。他认为线条在作品中运用质量的高低,饱含情感力度的大小,直接关乎作品品味的高低,因此画家对绘画线条的敏感度,将决定于一个画家艺术道路的宽度和深度。我们从赵学伦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其情感尺度都把控在自身的表现范围内,从空间向时间缓慢地过度,使笔在所产生的线条游历中,顿、挫、缓、疾、阴阳转折等合乎节奏韵律,从而产生线性的美。
线性美的传统功力
     
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曾经说过,学习中国画要“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意思是说,学习中国画既要学习传统,又不能拘泥于传统,传统的功力是日后形成个人风格的强有力保障。中国画,特别是“写意”中国画所形成的线性美,必须具备中国画的传统功力;只有建立在传统功力之上,并通过画家的理论修养,不断地实践总结,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形成与众不同的线性风格。
      赵学伦非常注重对传统中国画的学习,从宋元入手,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对其影响不小。在遍览历代名家名迹之后,他最终选择从黄宾虹的绘画理念入手,认为自己的笔墨意蕴和创作思路,尤其是线性的运用非常对路黄宾虹,可以从黄宾虹的笔墨语言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线性变化。众所周知,在黄宾虹的绘画发展道路中,坚守传统是其主基调,他自己说:“有人说我学董北苑,其实不然,对于宋画,使我受益最大的还是巨然。我也学过李唐、马、夏。我用功于元画较多,高房山画,在七十五至八十岁间临得最多。明画枯硬,然而石田画用笔圆浑,自有可学处。至清代,我受石涛影响不少,龚柴丈用笔虽欠沉着,用墨却胜过明人,我曾师法之。”(《黄宾虹画语录》)在不断的学习和认识中,赵学伦对黄宾虹的绘画理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特别是构成黄宾虹绘画元素中点、线、面的抽象融合,气息的自然贯通,以及画面中山石、土坡、房屋、舟桥、流水、云雾、人物等的随意组合;线性的一波三折,若隐若现,不弃不离等感悟颇多。
       在赵学伦的山水画和花鸟画中,不仅可以看到黄宾虹的身影,而且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的身影。其山水作品《春山过雨图》、《溪山空翠图》《应发化身图》等不仅从黄宾虹画法中来,而且有自己的面貌;其线性的变化是随意的,没有规则的;同时又是洒脱的,合乎画理的,游离于自然与自我之间,散发着轻松愉悦的情调。其花鸟作品《立根不随流》、《阳春之曲》、《天花云影》等取法于八大山人,又融入自家书写之意;其线性变化是抽象的,赋予夸张的;同时又是任意的,合乎审美的,充满空灵与意象之间,表现出秀雅奔放的趣味。
线性美的书画互融
      
以书入画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显著特色,黄宾虹在《画学南北宗之辨似》称:“笔法墨法,详于书法评论之中,书画同源,巧在隅反。有文人之画,贵其能读古今评论书画诸编也。有书家之画,贵其明点画波磔,古今相传秘钥也。有金石家之画,贵其有探源籀古篆隶之迹,取法高远也。”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其具有视觉图像的功能,并饱含着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一旦融入到绘画中,则充满着神奇的、变幻莫测的意蕴。正如赵孟頫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在现实的绘画实践中,书法线条是不能直接用来作画的,必须通过转换,符合绘画的规律,才能产生出特别的效果。中国画的线性美是在书法用笔理论和实践参与下所追求的“意象”表露,是依据书法的用笔规则和手段,如藏露、提按、转折、顿挫等的变化,通过画家在绘画中的行笔路径、速度与力度,及描绘物象的组织形态与个人情感变化的不同,从蓄势的瞬间表达出生动的气韵。
       赵学伦的绘画是比较典型的以书入画,这不仅是因为他最先学的是书法,对历代碑帖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书法的用笔和线条的运用比较熟练;更因为他善于用线条来表现所要表现的物象,将个人的情感通过线条传递到画面中,产生内美的,生动的,栩栩如生的线性美。他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绘画成就,不是一朝一日所能达到的;他用了好多年的时间钻研将书法线条转换成绘画,突破了对形的把控,对“意象”的理解,以及对面与面之间,面与点之间,面与块之间,色与墨之间等的相互轮换,相互协调和相互运作;将线与线之间的虚实、强弱、轻重、缓急等巧妙地连接起来,达到一种自然生动的境界。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学伦最终取得了成功。

                                                                                                                                                            2019年10月19日于三醉斋
                                                                                                                                          作者系江苏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秘书长,中青年画家

 

 

评论(0) | 阅读(34)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2 ()
荡胸生层云―杜甫诗意图(卷) ()
草书横卷 ()
行书 ()
秋山叠翠图(轴) ()
草书横卷 ()
林泉清幽图 ()
空 ()
山寺清晓图(卷) ()
溪桥幽涧图(卷) ()


我的最新动态

线性的魅力
情注山川梦长馨 萧 枫
遗貌取神 大朴不雕 读赵学伦书与画 马啸
积学成墨 浑穆空灵
笔墨积微·恣情挥洒——赵学伦大写意山水画赏析
大美常欲破空来
静参内美,玄思大道 ——赵学伦先生书画印象
我与我的山水画教学
名家 赵学伦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赵学伦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张宏
2011-01-21 22:04:49
非常大气,喜欢!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国画艺术名家赵学伦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